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人民网8月15日电 广东省政府近日印发《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涉及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阳等14个地级以上市的沿海区域。
亮点一:建四大游艇基地
规划明确提出要建成广州南沙、生物岛、珠海平沙和深圳大鹏湾四个游艇基地,将广东省打造成为游艇旅游强省,并且在世界有一定知名度的滨海游艇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将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汕头、湛江、中山、东莞、江门、阳江、茂名、惠州、汕尾等游艇俱乐部群为支撑的滨海游艇旅游黄金海岸带。进一步引进国际知名品牌游艇制造企业,发展中高档游艇制造业,推进游艇旅游为核心的游艇消费,构建集生产、服务、经营为一体的游艇旅游产业集群,将珠海建设成为国内第一个“游艇城”。
亮点二:城市绿道串联景区景点
规划称将加快滨海地区的绿道建设,完善绿道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使之成为滨海地区具有休闲、观光、运动等多种功能的旅游新空间;通过城市绿道连接滨海城市相关景区景点,通过区域绿道串联滨海地区不同城市的旅游景区景点,构建以绿道为依托的滨海旅游休闲观光空间网络。
亮点三:规划海上观光长廊
未来几年将规划海上观光长廊,与沈海国家高速公路和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贯穿而成的陆上蓝色滨海生态旅游带遥相呼应,互成风景,让游客饱览海陆不同风光,体验新颖别致的观光项目。并利用丰富的海岛资源规划海岛观光旅游产品。
亮点四:打造6个主题海岛
突出重点,选择若干个区位、市场、资源和基础均佳的海岛,按国际标准建设国际性旅游度假区,并作为广东省滨海旅游开拓海外市场的基地。区域联合,组团式开发,打造6个形象鲜明、主题突出的海岛旅游群,塑造广东海岛旅游品牌。
规划还对发展滨海节庆旅游、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发展旅游制造产业等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并针对14个地级以上市出台了发展指引。
规划称,到2015年,初步建立“活力广东、欢乐滨海”的旅游整体形象。到2020年,“活力广东、欢乐滨海”的旅游整体形象深入人心,建成6至8个国家5A级滨海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3至5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力争在10年内达到国际一流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的水平。